MySQL经典练习50题(上)

创建数据库和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建 表
-- 学 生 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s_id` VARCHAR(20),
`s_name`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s_birth`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s_sex` VARCHAR(10)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s_id`)
);
-- 课程表
CREATE TABLE `Course`(
`c_id` VARCHAR(20),
`c_name`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t_id` VARCHAR(20) NOT NULL,
PRIMARY KEY(`c_id`)
);
-- 教师表
CREATE TABLE `Teacher`(
`t_id` VARCHAR(20),
`t_name`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t_id`)
);
-- 成绩表
CREATE TABLE `Score`(
`s_id` VARCHAR(20),
`c_id` VARCHAR(20),
`s_score` INT(3),
PRIMARY KEY(`s_id`,`c_id`)
);

-- 插 入 学 生 表 测 试 数 据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1' , '赵雷','1990-01-01','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2' , '钱电','1990-12-21','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3' , '孙风','1990-05-20','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 , '李云','1990-08-06','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5' , '周梅','1991-12-01','女');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6' , '吴兰','1992-03-01','女');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7' , '郑竹','1989-07-01','女');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8' , '王菊','1990-01-20','女');
-- 课 程 表 测 试 数 据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01' , '语文' , '02');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02' , '数学' , '01');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03' , '英语' , '03');
-- 教 师 表 测 试 数 据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01' , '张三');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02' , '李四');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03' , '王五');
-- 成 绩 表 测 试 数 据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 , '01' , 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 , '02' , 9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 , '03' , 99);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 , '01' , 7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 , '02' , 6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 , '03' , 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3' , '01' , 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3' , '02' , 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3' , '03' , 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4' , '01' , 5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4' , '02' , 3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4' , '03' , 2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5' , '01' , 76);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5' , '02' , 87);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6' , '01' , 31);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6' , '03' , 34);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7' , '02' , 89);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7' , '03' , 98);

表关系

image-20240517104914070

经典50题

查询"01"课程比"02"课程成绩高的学生的信息及课程分数

1
2
3
4
5
select s.*,sc1.s_score,sc2.s_score
from student s
join score sc1 on s.s_id=sc1.s_id and sc1.c_id='01'
join score sc2 on s.s_id=sc2.s_id and sc2.c_id='02'
where sc1.s_score>sc2.s_score

需要连接 student 和 score 表,其中 score 表需要连接两次,因为我们需要对比两个课程的成绩。
然后,这将返回一个结果集,其中每一行都包含学生的信息,以及他们对应的 “01” 课程和 “02” 课程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筛选那些 “01” 课程比 “02” 课程成绩高的学生。为此,我们需要在 WHERE 子句中添加一个条件

查询“01”课程比“02”课程成绩低的学生的信息及课程分数(题目 1 是成绩高)

1
2
3
4
5
select s.*,sc1.s_score,sc2.s_score
from student s
join score sc1 on s.s_id=sc1.s_id and sc1.c_id='01'
join score sc2 on s.s_id=sc2.s_id and sc2.c_id='02'
where sc1.s_score<sc2.s_score

同上

查询平均成绩大于等于 60 分的同学的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和平均成绩

1
2
3
4
5
SELECT s.s_id, s.s_name, AVG(sc.s_score) AS avg_score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GROUP BY s.s_id
HAVING avg_score >= 60;

先group by分组再用 having过滤

  1. 连接两个表 student 和 score 表,使用 JOIN 连接, score 表中要和同学表关联。
  2. 对学生编号进行分组。
  3. 计算每位学生的平均成绩。
  4. 筛选出平均成绩大于等于 60 分的学生

查询平均成绩小于 60 分的同学的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和平均成绩(包括有成绩的和无成绩的)

1
2
3
4
5
SELECT s.s_id, s.s_name, AVG(IFNULL(sc.s_score, 0)) AS avg_score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GROUP BY s.s_id
HAVING avg_score < 60;

ROUND 函数,用于把数值字段舍入为指定的小数位数。
IFNULL 函数是 MySQL 控制流函数之一,它接受两个参数,如果不是 NULL,则返回第一个参数。 否则,IFNULL 函数返回第二个参数。 两个参数可以是文字值或表达式。

  1. 从 student 表中查询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使用 LEFT JOIN 连接 score 表,因为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成绩记录,使用 LEFT JOIN 可以保证这些学生也能被查询到。
  2. 使用 IFNULL 函数将无成绩的记录的成绩值设为 0,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成绩值。
  3. 使用 AVG 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4. 使用 GROUP BY 对学生编号进行分组,以便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5. 使用 HAVING 过滤出平均成绩小于 60 分的学生。

查询所有同学的学生编号、学生姓名、选课总数、所有课程的总成绩

1
2
3
4
SELECT s.s_id, s.s_name, COUNT(sc.c_id) AS course_count, SUM(sc.s_score) AS total_score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GROUP BY s.s_id, s.s_name;
  1. 从 student 表中查询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使用 LEFT JOIN 连接 score 表,因为有些学生可能没有选课记录,使用 LEFT JOIN 可以保证这些学生也能被查询到。
  2. 使用 COUNT 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选课总数。
  3. 使用 SUM 函数计算每个学生所有课程的总成绩。
  4. 使用 GROUP BY 对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进行分组,以便计算每个学生的选课总数和所有课程的总成绩。

查询”李”姓老师的数量

1
2
3
SELECT COUNT(*) as cnt_name_li
FROM teacher
WHERE t_name like "李%"
  1. 从 teacher 表中查询所有老师的信息。
  2. 使用 WHERE 子句过滤出姓”李”的老师,使用 LIKE 运算符和通配符%实现模糊匹配。
  3. 使用 COUNT 函数计算符合条件的老师数量。

COUNT()函数只计算非 NULL 值,如果要计算 NULL 值,可以使用 COUNT(*)

查询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6
SELECT s.*, t.t_name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LEFT JOIN course co ON sc.c_id = co.c_id
LEFT JOIN teacher t ON co.c_id = t.t_id
WHERE t.t_name = '张三'

就是字面意思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SELECT s.*
FROM student s
WHERE s.s_id NOT IN (
SELECT DISTINCT s.s_id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INNER JOIN course c ON sc.c_id = c.c_id
INNER JOIN teacher t ON c.t_id = t.t_id
WHERE t.t_name = '张三'
)
  1. 从 student 表中查询学生的信息。
  2. 使用子查询查询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3. 在子查询中,使用 INNER JOIN 连接 score 表、course 表和 teacher 表,以便查询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课程的学生信息。
  4. 使用 DISTINCT 关键字去重,以便查询不重复的学生信息。
  5. 使用 NOT IN 子句过滤出没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6. 最终查询结果包括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查询学过编号为”01”并且也学过编号为”02”的课程的同学的信息

1
2
3
4
SELECT s.*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ore sc1 ON s.s_id = sc1.s_id AND sc1.c_id = '01'
INNER JOIN score sc2 ON s.s_id = sc2.s_id AND sc2.c_id = '02';
  1. 从 student 表中查询学生的信息。
  2. 使用 INNER JOIN 连接 score 表两次,以便查询学过编号为”01”和”02”的课程的学生信息。
  3. 在第一次 INNER JOIN 中,使用 AND 条件将学生 ID 和课程 ID 进行连接。
  4. 在第二次 INNER JOIN 中,使用 AND 条件将学生 ID 和课程 ID 进行连接。
  5. 最终查询结果包括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查询学过编号为”01”但是没有学过编号为”02”的课程的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SELECT s.*,sc1.c_id sc1,sc2.c_id sc2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ore sc1 ON s.s_id = sc1.s_id AND sc1.c_id = '01'
LEFT JOIN score sc2 ON s.s_id = sc2.s_id AND sc2.c_id = '02'
WHERE sc2.c_id IS NULL;
  1. 从 student 表中查询学生的信息。
  2. 使用 INNER JOIN 连接 score 表,以便查询学过编号为”01”的课程的学生信息。
  3. 在 INNER JOIN 中,使用 AND 条件将学生 ID 和课程 ID 进行连接。
  4. 使用 LEFT JOIN 连接 score 表,以便查询没学过编号为”02”的课程的学生信息。
  5. 在 LEFT JOIN 中,使用 AND 条件将学生 ID 和课程 ID 进行连接。
  6. 使用 WHERE 子句过滤出没学过编号为”02”的课程的学生信息,即 sc2.c_id 为 NULL 的学生信息。
  7. 最终查询结果包括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查询没有学完全部课程的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SELECT s.*,count(*) AS cs_count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sc.s_id
GROUP BY s.s_id
HAVING COUNT(DISTINCT sc.c_id)<(SELECT COUNT(*) FROM course)

GROUP BY 筛选 HAVING 过滤出选课数量小于总课程数的人

查询至少有一门课与学号为”01”的同学所学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6
7
SELECT DISTINCT s.s_id, s.s_name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WHERE s.s_id <> '01' AND sc.c_id IN
(
SELECT c_id FROM score WHERE s_id = '01'
);

首先,找到学号为”01”的同学所选修的课程 ID(c_id)。通过 score 表,查询学号为”01”的同学所学的所有课程 ID。
接下来,找到除了学号为”01”的同学之外,选修了上述查询结果中课程 ID 的其他同学。通过 score 表和 student 表的联结,查询选修了与学号为”01”的同学所学相同课程的其他同学的学生 ID(s_id)。
补充:
s.s_id <> ‘01’表示查询条件,其中<>表示不等于的意思。所以 s.s_id <> ‘01’的意思是要筛选出学生 ID(s_id)不等于’01’的学生。换句话说,它将排除学号为’01’的同学,以保证查询结果只包括除了学号为’01’的同学之外的其他同学的信息

查询和”01”号的同学学习的课程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_id IN (
SELECT s_id
FROM score
WHERE s_id != 1
AND c_id IN (
SELECT c_id FROM score WHERE s_id = 1
)
GROUP BY s_id
HAVING COUNT(c_id) = (
SELECT COUNT(c_id) FROM score WHERE s_id = 1
)
)
  1. student 表和 score 表自我连接,得到所有学生的学号和选课信息。
  2. 对于学号为”01”的学生,筛选出它所选修的课程信息。
  3. 排除学号为”01”的学生,得到其他学生的学号和选课信息。
  4. 将其他学生和”01”学生的选课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和”01”学生选课完全相同的其他学生。
  5. 对这些学生的信息进行聚合,通过计数器比较这些学生选课的数量是否和”01”学生的一致,得到和”01”学生选课完全相同的其他学生的信息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讲授的任一门课程的学生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SELECT stu.s_name
FROM student stu
WHERE stu.s_id NOT IN (
SELECT sc.c_id
FROM score sc
INNER JOIN course co on sc.c_id = co.c_id
INNER JOIN teacher t on co.t_id = t.t_id
WHERE t_name = '张三'
)
  1. 子查询中,通过 INNER JOIN 将 score、course 和 teacher 三个表连接起来,找到所有由”张三”老师讲授的课程对应的学生编号。
  2. 在主查询中,使用 NOT IN 语句找到所有没有在子查询中出现过的学生编号。
  3. 最终查询结果中,只包含学生姓名,而不包含其他信息

查询两门及其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姓名及其平均成绩

1
2
3
4
5
SELECT s.s_id, s.s_name, AVG(sc.s_score) as avg_score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WHERE sc.s_score < 60
GROUP BY s.s_id, s.s_name
HAVING COUNT(sc.s_id) >= 2;

1.先使用 JOIN 连接了 student 表和 score 表,以便进行跨表查询。 2.然后使用 WHERE 子句筛选出成绩小于 60 分的记录,代表不及格。 3.接着使用 GROUP BY 对学生的学号和姓名进行分组,方便后续对同一学生的成绩进行平均值计算。 4.最后使用 HAVING 子句筛选出至少有两门不及格课程的学生,并使用 AVG 函数计算出平均成绩。查询结果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

检索”01”课程分数小于 60,按分数降序排列的学生信息

1
2
3
4
5
SELECT s.*,sc.s_score
FROM student s
JOIN score sc ON s.s_id=sc.s_id
WHERE sc.s_score<60 AND sc.c_id = "01"
ORDER BY sc.s_score DESC
  1. 将学生表和分数表连接
  2. where 过滤条件
  3. order by降序输出

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显示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以及平均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ELECT
s.s_id AS 学号,
-- 选取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id 列并将其重命名为 "学号"
s.s_name AS 姓名,
-- 选取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name 列并将其重命名为 "姓名"
SUM(CASE c_id WHEN 1 THEN s_score ELSE 0 END) AS 语文,
-- 计算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score 列,c_id 为 1 的行数之和,将其命名为 "语文"
SUM(CASE c_id WHEN 2 THEN s_score ELSE 0 END) AS 数学,
-- 计算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score 列,c_id 为 2 的行数之和,将其命名为 "数学"
SUM(CASE c_id WHEN 3 THEN s_score ELSE 0 END) AS 英语,
-- 计算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score 列,c_id 为 3 的行数之和,将其命名为 "英语"
IFNULL(ROUND(AVG(s_score), 2), 0) AS 平均成绩
-- 计算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score 列的平均值,并将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若结果为 NULL,则返回 0,并将其命名为 "平均成绩"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 = sc.s_id
GROUP BY s.s_id, s.s_name
-- 按照学生表 student 中的 s_id,s.s_name 分组
ORDER BY 平均成绩 DESC;
-- 按照 "平均成绩" 列进行降序排序

看注解

CASE …WHEN…THEN…ELSE… 看作是if else叭

将sum与case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分段统计

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如下形式显示

课程 ID,课程 name,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中等率,优良率,优秀率
– 及格为>=60,中等为:70-80,优良为:80-90,优秀为:>=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elect
c.c_id as 课程ID,c.c_name as 课程name,
max(s_score) as 最高分,
min(s_score) as 最低分,
round(avg(s_score), 2) as 平均分,
concat(round(sum(case when s_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100, 2), '%') as 及格率,
concat(round(sum(case when s_score between 70 and 80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100, 2), '%') as 中等率,
concat(round(sum(case when s_score between 80 and 90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100, 2), '%') as 优良率,
concat(round(sum(case when s_score >= 90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100, 2), '%') as 优秀率
from course c
inner join score s on c.c_id = s.c_id
group by c.c_id,c.c_name

concat 表示连接字符的意思

按各科成绩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SELECT 
s.s_id,
s.s_name,
c.c_name,
sc.s_score,
RANK() OVER (PARTITION BY sc.c_id ORDER BY sc.s_score DESC) AS score_rank
FROM
Student AS s
JOIN
Score AS sc ON s.s_id = sc.s_id
JOIN
Course AS c ON sc.c_id = c.c_id
ORDER BY
c.c_name,
score_rank;
  1. SELECT s.s_id, s.s_name, c.c_name, sc.s_score, ...:选择学生的学号(s.s_id)、姓名(s.s_name)、课程名称(c.c_name)和成绩(sc.s_score)。
  2. RANK() OVER (PARTITION BY sc.c_id ORDER BY sc.s_score DESC) AS score_rank:使用窗口函数RANK()来为每个科目的成绩分配排名。PARTITION BY sc.c_id表示排名是按课程ID分组的,ORDER BY sc.s_score DESC表示成绩高的排名在前。
  3. FROM Student AS s:指定查询的主表为Student表,并使用别名s
  4. JOIN Score AS sc ON s.s_id = sc.s_id:通过内连接将Student表和Score表连接起来,以便能够查询到每个学生的成绩。
  5. JOIN Course AS c ON sc.c_id = c.c_id:通过内连接将Score表和Course表连接起来,以便能够查询到课程名称。
  6. ORDER BY c.c_name, score_rank:对查询结果首先按课程名称进行排序,然后按排名排序。这样,每个科目的学生成绩都会按排名顺序显示。

PARTITION BY 是 SQL 中的一个子句,它与窗口函数一起使用,用于指定窗口函数的分区条件。

如果需要处理成绩并列的情况,可以将RANK()替换为DENSE_RANK(),这样即使有成绩相同的情况,排名也不会跳过数字

查询学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名

1
2
3
4
5
SELECT s.s_name,SUM(IFNULL(sc.s_score,0)) AS '总成绩',
RANK() OVER(ORDER BY SUM(sc.s_score) DESC) AS '排名'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sc.s_id
GROUP BY s.s_name
  1. SELECT 子句中使用 RANK 函数计算分组排序排名,窗口函数通常会在 ORDER BY 子句中使用。在这个 SQL 语句中,使用 RANK() OVER (ORDER BY SUM(score.s_score) DESC) AS 排名表示对 SUM(score.s_score)的降序排列。
  2. 通过 JOIN 将 score 表和 student 表连接,获取每个学生的成绩信息和学生姓名。
  3. 使用 GROUP BY 这个子句将查询结果分组为每个学生,并用 SUM 聚合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

查询不同老师所教不同课程平均分从高到低显示

1
2
3
4
5
6
SELECT t.t_name,c.c_name,AVG(sc.s_score) AS"平均分"
FROM teacher t
LEFT JOIN course c ON t.t_id = c.c_id
LEFT JOIN score sc ON c.c_id = sc.c_id
GROUP BY t.t_name,c.c_name
ORDER BY AVG(sc.s_score) DESCs

这个比较简单就没什么好说的

查询所有课程的成绩第 2 名到第 3 名的学生信息及该课程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SELECT student.s_id, student.s_name, student.s_sex, student.s_birth,
score.s_score, course.c_name
FROM (
SELECT s_id, c_id, s_score,
DENSE_RANK() OVER (PARTITION BY c_id ORDER BY s_score DESC) AS `rank`
FROM score
) score
JOIN student ON score.s_id = student.s_id
JOIN course ON score.c_id = course.c_id
WHERE score.`rank` BETWEEN 2 AND 3;
  1. 首先,我们需要为每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中的成绩计算排名,为此需要使用窗口函数来计算排名。
  2. 在 SQL 中,计算排名的方法是使用 ROW_NUMBER() 或 DENSE_RANK() 等窗口函数完成。这里我们使用 DENSE_RANK() 函数,该函数按照指定的顺序为每一行分配一个排名号。
  3. 在计算排名时,注意到需要在每门课程内进行排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课程编号进行分组,这可以使用 PARTITION BY 关键字来实现。
  4. 对成绩降序排列,这样排名靠前的成绩排在前面,方便后面筛选排名信息。
  5. 完成为每门课程内学生成绩的排名计算。
  6.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排名和学生信息、课程信息进行 JOIN,以便查询出每个学生的详细信息和其在课程中的排名情况。
  7. 最后,我们需要在上述 SQL 语句基础上增加 WHERE 子句,筛选出排名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学生记录

统计各科成绩各分数段人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100-85],[85-70],[70-60],[0-60]及所占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SELECT
course.c_id, course.c_name,
COUNT(IF(s_score BETWEEN 85 AND 100, 1, NULL)) AS '100-85',
COUNT(IF(s_score BETWEEN 70 AND 84, 1, NULL)) AS '85-70',
COUNT(IF(s_score BETWEEN 60 AND 69, 1, NULL)) AS '70-60',
COUNT(IF(s_score BETWEEN 0 AND 59, 1, NULL)) AS '0-60',
CONCAT(ROUND(COUNT(IF(s_score BETWEEN 85 AND 100, 1, NULL)) / COUNT(*) * 100, 2), '%') AS '100-85(%)',
CONCAT(ROUND(COUNT(IF(s_score BETWEEN 70 AND 84, 1, NULL)) / COUNT(*) * 100, 2), '%') AS '85-70(%)',
CONCAT(ROUND(COUNT(IF(s_score BETWEEN 60 AND 69, 1, NULL)) / COUNT(*) * 100, 2), '%') AS '70-60(%)',
CONCAT(ROUND(COUNT(IF(s_score BETWEEN 0 AND 59, 1, NULL)) / COUNT(*) * 100, 2), '%') AS '0-60(%)'
FROM course
JOIN score ON course.c_id = score.c_id
GROUP BY course.c_id, course.c_name;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每门课程中各个分数段(100-85,85-70,70-60,0-60)的学生人数以及每个分数段所占百分比(即分数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这可以通过统计成绩表中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来完成。
为了实现该目标,我们可以使用 IF 函数对每个成绩进行分类,然后将每个分数段中成绩符合要求(如成绩在 85-100 分之间)的学生计数为 1。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统计不同成绩分类的总数来获得每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在查询语句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式统计不同分数段中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百分比:

  1. 首先使用 JOIN 连接了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成绩表(score),按照课程编号进行分组。
  2. 使用 COUNT 函数和 IF 函数组合的方式来计算各个分数段中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人数,例如:
1
2
3
COUNT(IF(s_score BETWEEN 85 AND 100, 1, NULL)) AS '100-85'

SQL

该语句用于统计成绩在 85-100 分之间的学生人数,并将统计结果重命名为 “100-85”。

  1. 将以上计算结果按照课程编号和课程名称进行分组,我们可以获得每门课程中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2. 使用 ROUND 函数和字符串拼接的方式将每个分数段的百分比表示为一个字符串,这里我们使用 CONCAT 函数对字符串进行拼接,例如:
1
2
3
CONCAT(ROUND(COUNT(IF(s_score BETWEEN 85 AND 100, 1, NULL)) / COUNT(*) * 100, 2), '%') AS '100-85(%)'

PLSQL

该语句用于将成绩在 85-100 分之间的学生人数转换为百分比,并将转换结果与一个百分号字符串相拼接,形成最终结果,例如 93.45%。
最终查询结果将包含以下列:课程编号(c_id)、课程名称(c_name)、100-85 分数段内的人数(100-85)、85-70 分数段内的人数(85-70)、70-60 分数段内的人数(70-60)、0-60 分数段内的人数(0-60)、各个分数段所占百分比的字符串表示,例如 12.34%(100-85(%))。

查询学生平均成绩及其名次

1
2
3
4
5
SELECT s.s_name,ROUND(AVG(sc.s_score),2) AS '平均成绩',
ROW_NUMBER()OVER(ORDER BY AVG(sc.s_score) DESC) AS '排名'
FROM Student s
LEFT JOIN Score sc ON s.s_id=sc.s_id
GROUP BY s.s_name
  1. 连接两张表,求平均成绩、排名

  2. 按照姓名分组

查询各科成绩前三名的记录

1
2
3
4
5
6
7
SELECT r.c_name,r.rank_num,s.s_name,r.s_score
FROM
(SELECT c.c_name,sc.s_id,sc.s_score,
ROW_NUMBER()OVER(PARTITION BY c.c_name ORDER BY sc.s_score DESC) AS rank_num
FROM Course c
LEFT JOIN Score sc ON c.c_id=sc.c_id)r
JOIN Student s ON r.s_id=s.s_id and r.rank_num<=3
  1. 在子查询中对总成绩倒序排名
  2. 连接学生表后查询前三名